上面的是电铲。主要任务是开采工作面,辅助煤炭或者泥土的运输。操作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绝非易事。
在电铲工作之前,还需要电钻这样的工具实施勘探和爆破任务。这样一个设备成本动辄上百万元。而像如此昂贵的设备在安太堡随处可见。
这就是电钻作业之后留下的炮眼。工作人员随后会在这个炮眼内添置炸药。经过工程师严格验收后实施爆破。
接下来就看这俩个兄弟俩的辣!
这个小弟弟能吃能拉。工作面上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它叫“170”。从数字你就大概可以猜到这个生龙活虎的小弟弟跑一次能拉多少吨矿石了吧?
这个小弟弟虽然小,它的个子可绝对不低,仅仅轮胎就有三米多高。就是小巨人姚明来了,把胳膊使劲伸长估计也摸不到轮胎的上沿。就连司机要上驾驶楼得爬一层半高的梯子上去。因为车体庞大,驾驶楼偏高,所以为了避免事故,工作面上所有的小汽车都要插一面小红旗以提醒大车司机注意。否则等它跑到你跟前,任凭你打喇叭、摁照明灯都无济于事,就连跑都来不及!
有弟弟就有哥哥。刚开始给大家介绍的那就是哥哥。不过它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哥哥在这呢!大家对比一下站在哥哥脚下的人,还有它的大口。就知道实际上这个哥哥有多庞大了!工人师傅们正在拆卸电铲上的履带,负责电铲维修保养的吴工程师向我们介绍,拆卸这样一根履带需要一天时间。这张照片让我联想到一个时下非常流行时尚的休闲方式:洗脚。
大型电铲身后的安太堡露天煤矿的标志清晰可辨。标志醒目,线条简洁。生动地概括出了企业性质,突出了企业形象。
露天开采煤矿带来的污染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
再看这个。相信车里的司机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出。而电铲司机稍有操作不慎,卡车司机的性命就有危险。
经过持续不断的挖掘,脚下的煤层逐渐显现了出来。
开采出来的煤炭还需要简单地筛眩首先就是要剔掉无法充分燃烧或者成分不纯、浓度不高的煤炭,俗称“矸石”。
矸石堆放时间过久,由于热量无法散发,也会自燃。
煤炭也越挖越深。
经过近二十年的开采,深度已达近百米。近距离如庞然大物的电铲、电钻、大型运输车,现在看上去,则像一只只辛勤劳作的小蚂蚁。
脚下的道路纵横交错,而远处那些黑乎乎排成一排的东西,就是刚一开始我们见到的电钻。
画面正中央就是刚才我们参观电铲维护保养的地方。转瞬间,庞然大物一下子变得如此渺校人类改变和破坏自然的力量同样惊人。人类的想象力也足够丰富。谁能相信这一个个庞然大物,都能被人类玩弄于股掌之间。美国著名机械设备制造商:卡特皮勒(CARPILLER)。专业生产大型挖掘、制造、运输设备。动力强劲,车屁股后面四个排气筒高高翘立。就这样区区一个小推土机就要数百万人民币。
同样大名鼎鼎的日本小松。希望早日能在重型卡车领域诞生出我们自有的国产品牌。在这些工作面上工作的工人经常三班倒,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在此特别向这些默默无闻在第一线上奉献的煤矿工人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们开车来到了安太堡海拔最高的地点。海拔1492米。天色渐晚,在夕阳的照射下,天空用彩云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向远方的地毯。我们距离天穹如此之近,地毯也仿佛触手可及。
露天开采工作面俯瞰
工作面的煤层从左至右分别为11号、9号、4号煤。听吴师傅介绍,4号煤的质量和成分最好。
高处看一个采掘面,可以看到从上到下有十几个台阶,而每个台阶有15米高。这样的露天开采,是不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
从高处拉近了镜头看露天采煤的情形。
我们看到繁忙生产场面。
这种载重车的自重102吨,载重300吨,购买一辆要1000多万元人民币。一个轮胎要10万元。
你能找到我吗?我在车轮边。
这位1米70多的小伙子站直了,也就只有两个轮胎面高。
10万元一条的轮胎磨成这样,就废弃在一边了。